Skip to content

拿破崙·希爾教你如何行動致富:3 大關鍵步驟

本周將為你介紹拿破崙·希爾的經典著作《行動致富》(Wishes Won’t Bring Riches)。 本書深入解析了如何通過具體行動和正確心態來實現財務自由和個人成長。希爾認為,成功不僅取決於思考和願望,更關鍵的是落實行動。本期內容包括如何制定有效計劃、建立強大信念以及克服失敗的策略,幫助你將夢想變成現實。

文章內容

閱讀時間 7 分鐘

你好,我是Isaac,

本週,我將為你介紹拿破侖·希爾所著的《行動致富》(Wishes Won’t Bring Riches)。

準備翻開新書了嗎?

簡介

《行動致富》是拿破侖·希爾根據他與安德魯·卡內基的訪談內容撰寫的17本小冊子中的精選合集,詳述了如何通過行動實現成功。

書中彙集了卡內基關於成功原則的見解以及希爾長期研究的成果,旨在揭示成功的核心原則:

1. 目標的確立

2. 信念的力量

3. 如何將這些理論付諸實踐

希爾認為,成功不僅依賴於思考,更需要具體而有力的行動。

這本書是為那些不僅想要思考致富,更希望通過實際行動改變命運的讀者而寫。

為什麼這本書值得一讀?

原始經典:書中包含希爾與卡內基的真實對話,揭示了成功人士的心態與行動策略。

行動指南:不僅講述理論,還提供了實用的行動計劃,幫助讀者轉變思維模式並立即付諸實踐。

啟發深刻:希爾用深入淺出的語言闡述了如何運用信念和意志力克服困難,激勵讀者面對挑戰並持之以恆。

書籍摘要

本書包含三本小冊子的內容,著重於信念、目標設定與行動策略。

希爾強調:「計劃你的工作,並實施你的計劃。」

書中介紹了卡內基如何通過對信念的堅持實現驚人成就,並分享了培養自立能力的方法。希爾相信,成功的第一步是設定清晰的目標,隨後藉助信念的力量以及具體的行動計劃將目標轉化為現實。

本書實用觀點:

.信念是成功的基石:信念不僅僅是一種心態,它是一種能量,驅使人們克服困難並達成目標。

.行動的力量:計劃、組織、實施,每一個步驟都需要行動來支撐,否則再好的構想也只是空談。

章節亮點:

1. 信念的實踐力量

在《行動致富》中,希爾詳細闡述了信念在實現成功過程中的重要性。

他引用卡內基的話:「信念是一種偉大的平等力量,真正使所有人平等。」在這個章節中,希爾通過卡內基的例子,說明了如何培養和運用信念來克服困難並實現目標。

信念不僅僅是盲目的信任或希望,它是一種可以培養的心態。

卡內基指出,信念的培養需要明確的目標、行動計劃以及與無限智慧的連結。

信念的力量使人們能夠從每一次失敗中汲取教訓,發掘成功的種子。

通過反覆的心理訓練,信念成為人們達成目標的重要驅動力,讓人們可以克服看似無法逾越的障礙。他強調:「一個人應該始終保持對目標的堅定信念,並且不畏懼失敗,因為每次失敗都孕育著成功的種子。」

希爾進一步解釋道,信念和自信是互相關聯的。

擁有信念的人會更加自信,因為他們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以及為什麼這樣做。他引用卡內基的話:「擁有極強自立能力的人天生並不擁有特殊的天才,而是他們學會了如何通過信念來驅動自己。」這樣的信念可以通過設定明確的目標、建立強大的智囊團並進行心理訓練來培養。當一個人能夠掌控自己的思想,並且始終堅信自己能夠達成目標時,他就擁有了實現成功的最大力量。

作者用詳細的步驟教導讀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信念。

他提供了一個明確可行的公式:目標+信念+行動=成功。這種公式不僅僅適用於個人目標的實現,也適用於企業、組織的成功策略。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體,只要能夠通過不斷重複的訓練來強化信念,並且將其付諸行動,便能達成看似不可思議的成就。

2. 行動的力量

在這個章節中,希爾強調了行動在成功過程中的關鍵作用。

他指出,擁有偉大想法和明確目標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實際行動,這些構想最終都會變成紙上談兵。

希爾引用了卡內基的經驗來闡述這一觀點:卡內基在面對重大挑戰時,始終堅持不懈地行動,即使在逆境中也從不停止前進。

行動不僅僅是執行計劃的過程,更是一種激發自我動力的方式。

他認為,當我們開始行動時,會產生一種內在動力,使我們更加專注於目標。這種專注力進一步激發我們的創造力和執行力,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希爾還強調了「小步快跑」的策略。

他認為,在面對龐大目標時,許多人會感到畏懼或不知所措,但只要將目標分解為具體的小步驟,並逐步完成,每一步的成功都會增強信心,最終達成整體目標。他鼓勵讀者每天至少完成一個能讓自己接近目標的小任務,並養成這種持之以恆的習慣。

這種微小但持續的努力,最終會積累成顯著的成就。

3. 成功的公式

在這一章節,希爾為成功提供了一個簡單易明的公式:成功 = 明確的目標 + 強大的信念 + 有效的行動。

明確的目標:

希爾認為,很多人之所以無法成功,是因為他們對自己想要什麼並不清楚。他建議讀者在紙上寫下自己的目標,並每天反覆閱讀,將其深植於心中。只有當一個人對自己的目標了如指掌時,才能發揮全部潛力去追求它。

強大的信念:

這裡的信念不僅指對目標的堅定信心,還包括對自我能力的信任。

希爾引用卡內基的例子說明,信念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可以幫助我們突破內心的障礙,激發無限的潛力。擁有信念的人,無論遇到多大困難,都能夠從中看到機會,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有效的行動:

希爾強調,僅有目標和信念是不夠的,行動才是將這些轉化為現實的關鍵。這裡的行動包括計劃的制定、團隊的協作以及持續不懈的努力。他指出,很多人無法實現目標的原因不是缺乏行動,而是行動不夠有效。他鼓勵讀者不斷反思和調整自己的行動策略,確保每一步都能朝著目標前進。

讀者專區:如何在目標受阻時重拾信心?

讀者問:當我在努力實現目標時,遇到了挫折和阻礙,信心動搖了,我應該怎麼辦?

回答:拿破侖·希爾在書中提到,當一個人遭遇挫折時,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態的穩定。

首先,回顧你的初衷和目標,重新確認它對你的意義。

其次,分析失敗的原因,從中尋找教訓並加以改進。不要輕易否定自己,因為每次失敗都是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最後,堅持行動,無論多麼微小的進步都能幫助你重拾信心。信念和行動是你最強大的武器,永遠不要放棄它們。

本週學習重點:

– 信念是一種可培養的心態

– 行動才能帶來改變

– 失敗是成功的階梯

希望這本書能帶給你前進的動力與方向。期待下週再與你分享新的閱讀體驗!

祝有美好的一天,

Best

Isaac

Share:

More Posts

從零開始:如何用一個週末打造你的千萬創業夢(好書推薦:一個週末!打造千萬事業)

從零開始:如何用一個週末打造你的千萬創業夢(好書推薦:一個週末!打造千萬事業)

你好,我是Sparksine的Isaac。 本周Sparksine將會為你介紹《一個週末!打造千萬事業》(Million Dollar Weekend)這本書。 你不需要特別聰明、有大筆資金,甚至不需要豐富的經驗,就能成功創業。 諾亞.凱根Noah Kagan將在本書中教你如何在一個週末創建一個有利可圖的事業,邁向財務自由。 這是一本適合所有人的創業書。你不需要想要賺大錢,從每月多賺$100美金到每月賺取$100萬美金,本書所提供的建議都適合你。 你可能認為創業充滿風險、困難重重,但諾亞要告訴你,普通人每天都在創造賺錢的生意。無論你缺乏靈感、資金或夥伴,這些都不是阻礙成功的真正原因。本書提供經過實戰檢驗的簡單公式,幫助你快速克服障礙,打造一個能影響你一生的事業。 2大阻礙人們創業的原因 2013年,Noah開設了一個課程,課程名為:《如何建立一個月賺$1000(美金)》。 為了這個課程,他找來了5個測試人員。這些人分別有:3個一般上班族、1個練馬師以及1個程式程計員。 一個月後,這些人仍然沒有進展。 為了了解什麼地方出錯,Noah跟他們進行了一次面對面會談。 他發現這些人都有兩大恐懼: 1. 害怕開始 他們相信了一般說法:「創業是可怕的、創業的風險很高。 於是,他們做很多很多的學習和準備。結果就是:他們做了很多事情,唯獨是缺少了「開始」。 2. 害怕請求 另一個阻礙大家建立進度的原因就是:「怕被拒絕。」 他們害怕問自己的潛在顧客,害怕聽到「不」這個字。 結果,他們不願意開始。 以上兩個問題可以由以下解決方案,也就是整本書會介紹的重點去解決:

智能手機時代的代價: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機的真相(好書推薦:失控的焦慮世代)

你好,我是Sparksine的Isaac。 今個星期想為大家推薦這本書:《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 這本書分析了不同的研究以及社會趨勢,解釋在這個年代裡的青年人越來越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 作為一位新手爸爸,在讀這本書時我不斷地提醒自己:千萬不要因為「方便」而錯過讓孩子「體驗」的機會。作者認為,手機時代以及安全主義令到這一代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手機的出現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同時也改變了小孩的心理。 本書讓我們重新思考下一代跟手機兩者的關係。 智能手機時代的困境 在閱讀這一本書時,有一些數據很值得一讀: 從 2010 年至 2018 年,焦慮症增長了 134%,抑鬱症增長了 106% 這一問題主要影響的是 Z 世代,部分涉及年輕的千禧一代。2012 年之前,四個年齡組的焦慮水平並無明顯趨勢,但自 2014 年 Z 世代開始進入的最年輕組,焦慮水平迅速攀升,次年長組(主要是千禧一代)也有所上升,而 X 世代和嬰兒潮一代則相對平穩。

把時間買回來》書評

《把時間買回來》書評:創業者的時間管理聖經 | 丹·馬特爾經典解析

閱讀時間:約10分鐘 內容簡介 丹·馬特爾(Dan Martell)的《把時間買回來:從混亂中解脫,重建自由與成長》是一本專為創業者設計的實用指南。 這本書深入探討了如何透過有效的時間管理,讓創業者擺脫無休止的忙碌,建立一個讓人熱愛的事業和生活模式。 作者以自身的創業經驗為基礎,提出了「回購原則」(Buyback Principle),強調通過系統性地審視時間與精力,將工作聚焦於高價值的活動,從而實現自由與成長的雙贏局面。 為何這本書值得一讀? 時間管理的關鍵策略 在創業的道路上,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 作者丹·馬特爾強調,成功的關鍵不在於你花了多少時間工作,而在於你如何明智地分配時間。他提出了「回購原則」,即用資源換取時間,將時間投入到能產生最大價值的活動中。 突破「痛苦線」:從疲憊到自由 什麼是「痛苦線」? 「痛苦線」(Pain Line)是創業者在業務成長到一定階段時面臨的關鍵挑戰。隨著工作量的增加,時間和精力日益被消耗,導致壓力和疲憊感累積,甚至影響家庭和健康。 如何突破痛苦線? 丹·馬特爾認為,解決痛苦線的關鍵在於改變思維模式: Stuart 的案例:從崩潰到重建自由 Stuart 是一名年輕的創業者,他的公司在短短幾年內成長到擁有十名員工和超過 64 萬活躍用戶。 然而,他過度依賴自己完成所有事情,從會計到寫程式,甚至安排自己的旅行與會議。他相信「只有自己才能做好這些事」,但這種心態最終將他推向了崩潰邊緣。 在一次旅行中,他在公園裡突然感到心悸和呼吸困難,第一次經歷了嚴重的恐慌症狀。

喜歡Sparksine的文章嗎?

免費訂閱Sparksine電子報,每星期接收好書推薦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