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助你了解閱讀、速讀、深讀(和閱讀有關的好書推薦)

本文將為各位整理出各本跟閱讀有關的經典好書,透過當中的重點以及心得,幫助大家做一位更好的讀者。

文章內容

在這個變化非常快速的年代,閱讀變得無比重要。想要進步,就要學習閱讀。但是,從小到大,我們都缺乏了學習閱讀的機會。拿起一本書,我們只會像應付考試一樣進行閱讀。但是,閱讀技巧是可以透過練習去提升的,掌握了閱讀技巧,就能從一本書上獲得更多價值。

本文將為各位整理出各本跟閱讀有關的經典好書,透過當中的重點以及心得,幫助大家做一位更好的讀者。

在這個變化非常快速的年代,閱讀變得無比重要。想要進步,就要學習閱讀。但是,從小到大,我們都缺乏了學習閱讀的機會。拿起一本書,我們只會像應付考試一樣進行閱讀。但是,閱讀技巧是可以透過練習去提升的,掌握了閱讀技巧,就能從一本書上獲得更多價值。

本文將為各位整理出各本跟閱讀有關的經典好書,透過當中的重點以及心得,幫助大家做一位更好的讀者。

十天內快速閱讀

關於本書:

根據10 Days to faster reading的作者所述,只需短短十天,我們便能掌握速讀技巧。掌握速讀意味著我們能夠在更短時間內吸收以及理解不同的資訊。另外,在這個碎片化的年代,學會「速讀」,我們能更有效地把握越來越少的時間,在一本書中得到最大的回報。

閱讀的錯誤觀念

  1. 不是所有資訊都是重要的
  2. 你不需要透過閱讀所有東西才能學習
  3. 不要強逼自己記憶

買了一本書後,很多人都會有一種壓力,他們會覺得不把整本書都看完是一種浪費。 事實上,強逼自己把整本書看完才是一種浪費(假設你已對該書感到厭倦)。在缺乏興趣的情況下強逼自己讀完全一本書,效率只會不斷下降。慢慢地,我們便會放棄,最後連書也不讀。

因此,學習速讀的第一個關鍵就是:你不用強逼自己讀完一本書。相反,只挑書中的重點以及只有處於對書感興趣的狀態下才閱讀是一個更適當的閱讀方式。

另外,我們也要告訴自己:不需要讀完一本書也能學到重要的東西。假設你買了一本關於如何寫筆記的書,你可以立即打開這本書的重點部分,立即開始學習寫筆記。該書可能還有某些相關的內容,例如:如何在工作時寫筆記、為什麼要寫筆記之類的內容。這些內容並不是沒有用,但如果當下一刻你並不需要,便可以選擇先放下,以及記下相關位置,在將來有需要時才把書找出來並閱讀。只要讀完你買書前想實現的東西,你已經從這本書中得到最大的報酬了,其他都只是額外獎勵。

最後,想要讀得更快,請停止再用「學校」所教的方式來閱讀。以往,學校要求我們要在短時間內讀大量書、記下最多東西,並在考試把一切背出來。完成學業後,記憶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把書中學到的一切應用。例如,學習Python編程,最重要的是理解當中的邏輯並在不同情況下應用。沒有人會要求我們原封不動地把程式背出來。強逼自己記得一切,除了會產生壓力,更會減慢我們的閱讀速度。

把讀到的一切跟舊知識連結

很多人在閱讀過程中會不斷分心、做白日夢。這是正常的,人天生就是一種非常「愛分心」的動物。想要做到100%專注,可以透過把使你分心的物件移除。另外,也可以嘗試在閱讀過程中,把讀到的知識跟舊知識產生連結。例如,當我在閱讀跟俄羅斯有關的書本《價格烽火效應》時,我會把裡面的內容跟當前的俄烏局勢產生連結以及代入分析。

這個方法幫助我避免分心,讓我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變得更專注,也可以幫助我應用及理解讀到的一切。

重讀是一種低效的閱讀習慣

很多人都會有讀完再讀的情況。作者告訴我們,重讀並不是一個有效的閱讀方法。除非你不了解某些知識的定義,否則,不要把同一段內容讀兩次。例如,在閱讀《快思慢想》時,我並不明白什麼是「框架效應」,這個定義影響了我在後續內容的理解。因此,我只好把內容重讀一次,確保在之後讀得順暢。 相反,如果你能理解內容,就不需要把同一內容讀幾次。

發聲會影響你的閱讀速度

在閱讀過程中,大家可能會輕聲朗讀句子。作者認為,這個方法會影響我們的速度,阻礙我們閱讀。正常情況下,大腦每分鐘可以處理400個單詞,但當我們邊說話邊閱讀時,每分鐘只能讀到大約150個單詞。因此,如果你停止發聲,便能夠把每分鐘讀到的東西增加一倍。

速讀的三個實用技巧

了解以上的基礎以及壞習慣後,下一步就是:應用速讀技巧。以下是和速讀有關的三大步驟,三者分別是:「問自己,為什麼要讀這本書?」、「這裡有重點嗎?」以及「花時間試讀」。

1.「為什麼」是你買這本書的主要原因。

如果你不知道為何而讀,你就不知道自己在做、在讀什麼,這會降低你的閱讀慾望以及速度。

2.不斷問自己:「這個位置重要嗎?」

步驟一的重要性在這個時候會開始浮現。在閱讀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地思考:「重要的位置在哪裡。」假設你買了一本書叫做:「行銷的技巧」。你的為什麼是:學習如何做行銷。在閱讀過程中,你可以不斷地找出你想獲得的答案。在閱讀時,你可能會學到一些跟品牌、市場分析等跟主題並不直接相關而可以暫時放下的內容。

3.試讀

在正式花時間讀某一章節、某一段落時,讀者可以先花時間閱讀:

  1. 介紹(本章介紹以及本書介紹)
  2. 每一段的標題、小標題
  3. 每一段落的頭一兩句

以上3個地方基本上可以幫助你分清楚到底這個章節關於什麼。在你花時間細讀某段落時,先進行以上三個步驟可以幫助你決定這個章節是否值得讀、是否有我需要的地方。

如何閱讀一本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一本跟「閱讀」有關的經典作品。出版到年,到今時今日仍然可以在不同的書店看到這本書。可見它是一本經得起考驗的作品。

這本書所提及的重點也跟上一本書相似,不過它對於閱讀提出了更多高層次的閱讀技巧。

建立知識體系

知識並不是獨立個體,知識之間應該是有關聯的。所以,閱讀一本書後,我們應該把這本讀完的書跟其他書進行關連。例如在閱讀「編程101」這本書後,我們可以把它跟「編程與算法」等相關的書本互相連結。這是一個最高級的閱讀技巧,也是閱讀者需要練習的地方。

成為一位主動的讀者

在學校,很多人都是一位被動的閱讀者。我們讀書為的是應付考試、應付試題。成為一位主動閱讀者,意味我們了解自己為了什麼而讀、找到需要讀的地方。這就是一位主動閱讀者的責任。

閱讀前先了解這本書

第一層次的閱讀就是對書本內容產生基本了解。例如,閱讀《淺談算法》這本書時,第一層次就是了解算法是什麼以及算法的定義。了解最基本的意思後,才開始進行閱讀。

找出一本書的重點以及重要內容

這個方法的具體步驟跟前文所述的速讀方法相似,目標也是先了解一本書的大概內容。假設你想學習「健身」,一定要先看一看書中內容到底是否跟健身有關。另外,了解這本書所提及的健身到底是「原理」還是「方法」。

筆者曾經看到一本推薦書,這本書的內容跟科學化飲食相關。我非常想買。但是,到書店閱讀數個章節以及書本大綱後,我放棄了。因為我希望學習如何開始健康飲食但該時卻討論健康飲食是什麼。兩者是有分別的。如果我沒有先快速讀一讀這本書,就會買了一本跟我期望有出入的書。因此,在閱讀一本書前,最好先了解該書到底關於什麼。

嘗試了解作者

想要了解一本書的內容,一定要了解作者。作者是什麼人、作者的取態以及背景,都跟眼前的一本書有關。例如,你在閱讀一本政治書,你一定要先了解作者有什麼取態,因為這會影響書本的內容與方向。

另外,假設你在讀一本跟建立閱讀系統有關的書,如果作者是一位工程師,整本書的架構可能會較系統化,書將會較少故事、有較多文字。

邊閱讀邊發問

一位主動閱讀的讀者在閱讀一本書前,總是會帶著以下四個問題:

  1. 整體來說,這本書關於什麼?
  2. 作者如何描述書中的細節?
  3. 我同意作者的觀點嗎?部分還是完全同意?
  4. 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

分析閱讀

作者在書中分享了和閱讀有關的四個層次,它們分別是: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以及主題閱讀。

完成上述所提及的步驟如:速讀、了解書本等步驟後,大家便已經完成了基礎以及檢視閱讀。接下來就是進行「分析閱讀」。

分析閱讀共分為三個階段:

  1. 了解範圍:根據作者的議題,為這本書進行分類如歷史、經濟等。接著,用一小段文字寫出關於這本書的重點
  2. 理解內容:找出書中所使用的關鍵字,為重點內容進行畫線,寫出以及記下書中的中心思想。
  3. 評價這本書:用你的角度寫出評價,不管好壞,你都應該產生對這本書的個人看法

在完成以上三個步驟後,大家應該能對一本書產生出自己的想法以及能道出整本書是關於什麼。

主題式閱讀

在寫一篇文章或一本書時,我們需要參考大量文獻和書本。這時候,我們需要做到「主題式閱讀」,也就是建立一個知識體系,把相同主題的書本內容整合。

主題式閱讀為了一個目標而進行。例如,準備一門課程或準備寫一本書等都需要我們進行主題式閱讀。主題閱讀有兩個階段:

  1. 準備階段:在這個時候,準備好一份書單,把你需要研究的題目、文獻以及書本列出,準備閱讀;
  2. 開始進行主題閱讀。

在步驟2(開始進行主題閱讀階段),大家可以參考書中的步驟:

  1. 瀏覽上述列表的所有內容,找出相關章節
  2. 根據主題,把重點字句摘錄
  3. 根據每一個內容,寫下自己的想法以及觀點以及列出你的問題
  4. 把和上述問題有關的答案寫下
  5. 把問題與答案按順序排列

洋蔥閱讀法

一本更適合這個年代的作品。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可用的時間越來越少,每天都有不同的東西在搶奪我們的注意力。有見及此,作者在書中分享了很多適合我們現今所使用的閱讀方法。

碎片化時代

什麼是碎片化時間?碎片時間是指:一些不足夠長,不完整的時間。以前,我們可以空出半小時到一小時去學習以及閱讀。現在,我們的閱讀時間被分散到只有5-10分鐘或更少。這種越來越少、越來越零散的時段就是碎片化時段。

在這個缺少完整時間的年代,要做到分析閱讀非常困難。因此,我們將會在往後的文章為大家推薦適合這個時代的閱讀方法。

作者的閱讀方法

因應生活習慣,作者經常都進行碎片化閱讀。他不會強逼自己要一次讀很多東西。他認為,即使只有5分鐘,打開一本書,閱讀數個章節也已經很足夠。

但是,碎片化閱讀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就是要帶有目的性地閱讀。因為我們只有很少碎片化時間,所以我們需要帶目的地去閱讀,避免什麼都讀而錯過了真正重要的東西。例如作者曾經購買一個關於「說故事」的課程。他主要透過走路的時間來進行閱讀(聽書)。一段時間後,他發現自己把大部分的東西都忘記了。

但是,他仍然能記得數個跟「說故事」有關的核心觀點。這就是碎片化時代的重要觀念:不求記下一切,只需記得一些重點也已經是一種收獲。

碎片化閱讀的方法

碎片化閱讀共有三個步驟,它們分別是:提煉、連接以及融合。

提煉

把自己讀到以及覺得重要的東西用自己的語言寫一次。例如你在某本書內看到一個值得關注的句子,可以透過筆記或手機App用自己的語言記下。

連接

在學到新知識後,把新知識跟舊知識產生關聯。作者認為,在閱讀時,最重要的不是你能看得有多快、讀了多少本書。最重要的是你能否把讀到的一切跟你產生關聯。在準備記筆記時,問自己:「這個地方重要嗎?為什麼它很重要?」這樣能幫助我們把新知識與自己產生關聯。

融合

這是閱讀最重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把學到的一切變成自己、以自己的方式展示。例如,在看到了某一則時事新聞後,品牌立即推出相關的內容,其實也是融合的一種。

融合意味著我們能了解並把知識轉化為另一種表現方式,背後代表我們已經對新知識跟自己融合了。

Share:

More Posts

高效原力閱讀心得(如何用愉快心態提升生產力)

《高效原力》閱讀心得:如何用愉快心態提升生產力

本書介紹了如何透過提升自信、找到工作中的樂趣、避免過度操勞等方法,讓你在工作中更快樂、更有效率。學習這些方法,你將能夠:

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工作滿意度
減少工作壓力

超牢記憶法:科學證實的有效學習策略

《超牢記憶法》是一本挑戰傳統學習觀念,並提出以研究為基礎的有效學習策略的書。

作者們運用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和教育研究的發現,為讀者提供實用的學習建議。學習如何透過檢索練習、間隔重複、交錯學習等策略,提升記憶力和學習效率。

本書介紹的學習策略包括:

檢索練習:主動回想已學習的信息,比被動地重複閱讀更有效。

間隔重複:將學習時間分散開來,比集中練習更有利於長期記憶。

交錯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混合不同的主題或問題類型,可以幫助大腦建立更豐富、更多樣的聯繫。

喜歡Sparksine的文章嗎?

免費訂閱Sparksine電子報,每星期接收好書推薦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