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間 8分鐘
你好,我是Isaac,
本週,我將為你介紹羅伯.狄保德所著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準備翻開新書了嗎?
簡介
這是一本非常簡單易讀的書。
這本書改篇一個童話故事《柳林中的風聲》,用裡面的角色人物,介紹心理諮商的概念。本書沒有任何「複雜」的名詞,只有簡單的對話以及咨商。讓讀者一步一步地了解什麼是「心理諮商」。
為什麼這本書值得一讀?
- 讓你了解什麼是有效的安慰
- 了解心理諮商是怎樣的一回事
- 了解自己的情緒其實受到什麼因素影響
書籍摘要
這本書由柳林中的風聲的主角蛤蟆先生遇到的問題開始。
蛤蟆先生原本是一位樂天、正面的人。但是,他最近轉變了,他變得很不愉快、思想十分負面。為了幫助他,他的朋友幫他約見心理諮商師「蒼鷺」。蒼鷺透過心理治療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引導蛤蟆先生作出轉變。過程中,蒼鷺幫助蛤蟆先生重新認識自己、分清有毒的關係以及了解自己如何因為父母而受到影響。
本書實用觀點:
- 除非你想改變,否則沒有人幫到你
在蛤蟆先生第一次跟蒼鷺見面時,蒼鷺叫蛤蟆先生回家,很快就結束了第一次的見面。
為什麼?
因為蛤蟆先生說自己是因為受到朋友的強逼而跟蒼鷺見面。蒼鷺問他:「是你來做心理諮商還是你的朋友來做?」然後就結束了見面。
我認為,這一次的會面說出了一個和心理學有關的重點:「心理學不是法術。它沒有立即改變人的功效。」強逼發燒的人看醫生,在食藥後,病人很快會復原。但是,這套方法不適用於心理諮商。
除非你真的想改變,否則心理諮商不能發揮作用。
- 了解自己的童年很重要
想要改變,你一定要了解自己的童年、了解自己的過往。因為童年經驗對我們的影響很深遠。
蒼鷺在第四次會面時問了蛤蟆先生很多和童年有關的問題。蛤蟆先生回憶起自己的父母。他的父親很嚴格、對他的要求很高,沒有陪他太多。而母親則對他較好,但仍然是100%聽父親的話。
父親對蛤蟆先生很嚴格,讓蛤蟆先生經常覺得自己好像永遠無法滿足父親的要求。
蛤蟆先生的父母使蛤蟆先生覺得自己:不能憤怒、不能反抗以及永遠都做不好。
由父母帶來的問題影響著長大後的蛤蟆先生,讓他在面對人際問題時仍然選擇壓抑自己。
- 聆聽的重要
在最初的諮商時,蛤蟆先生有點抗拒,他不覺得心理諮商有用。
但是,隨著他跟蒼鷺對話次數增加,他開始期待、想跟蒼鷺會面。
為什麼?因為蒼鷺讓他覺得自己被「聆聽」。在每一次的諮商中,蒼鷺會不斷問蛤蟆先生問題。蒼鷺不是一位「建議者」,他的工作是引導蛤蟆先生回想自己的行為、反思自己的行為。
在看到這段落時,我覺得很有共鳴。
為什麼?
在以往,每當我聽到一些朋友說自己心情不好時,在聽到他們的問題後,我都會急不及待地提出建議。如果問題沒有解決方案,我會很不耐煩。我會覺得如果一件事沒有解決方法,討論其實沒有意思。
現在,我知道一個重點:「聆聽對方本身就是一個解決方法。」很多人其實不是尋找解決方法,他只是想找一個聆聽自己的人。作為好朋友,如果聽到對方不高興,不妨聆聽、陪伴他。再進一步就是和他找心理諮商師。
讀者專區:為什麼看起來沒有問題、正面的人也會有心理問題?
從表面看來,有些人好像很正常,很沒有問題。
這本書改編《柳林中的風聲》這個童話故事。在故事中,蛤蟆先生被人拯救了,也奪回了自己的莊園。從表面看來,一切好像很好,蛤蟆先生不會有問題。
但是,從裡面看上去,他也可能會出現心理問題。
作者想引導我們從內在看一個人,了解一個人,不單從表面詮釋一切。
有些人可能習慣壓抑自己,用另一個自己來表現自己。然而,他們可能內心出現問題了。
所以,「自我」生病了,一定要去處理,讓心理諮商師打破你的舊思維,引導我們重新調整自己。
本週學習重點:
- 除非你想改變,否則沒有人幫到你
- 表面是看不出一個人是否有心理病的
- 聆聽、了解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