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絕對是一本不能錯過的著作,每當筆者感到挫折以及恐懼都會打開它一看。很多人問我這到底是一本怎樣的書,又是另一本心靈雞湯嗎?我不同意,我認為它是一本能幫助我們重新定義自己的人際關係、想法以及心態的一本書。
透過被討厭的勇氣,大家可以了解更多自己以及過上更優質的生活。本文整合出書中的21個建議以及摘錄,希望大家可以獲得一些啓發。
本書介紹:
被討厭的勇氣: 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嫌われる勇気: 自己啓発の源流アドラーの教え
作者 / 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 Ichiro Kishimi/ Fumitake Koga
為什麼人們一直無法改變? 為什麼自卑感總是揮之不去? 為什麼我們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之下? 為什麼現在無法真實感受到幸福? 或許是因為,我們缺少了被別人討厭的勇氣!
人能夠改變嗎?如何改變自己?
不是世界復雜,而是你把世界變複雜了。
作者告訴我們:人生的很多事情以及我們的喜與樂,很大程度來自我們如何詮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某件事發生了,可能它對我們的影響並不大,但我們卻過度地對這件事產生反應以致自己感到不快。 因此,嘗試不帶情緒地了解這個世界,人生將會有所轉變。
眼前有一個難關出現,有些人會把這個難關當成是阻礙;有些人卻會把這個難關當成是機會。到底它是什麼,非常取決於我們怎樣詮釋一切。
如果只聚焦在過去的原因,想用它來說明一切的話,就會落入「決定論」的框架中。也就是說,過去所發生的一切已經決定了我們的現在和未來,而且無法動搖。
作者在這裡所指的其實就是決定論與目的論之間的分別。兩者非常不同但是同樣能解釋我們的行為。作者認為阿德勒學說著重目的論,一切我們的行為都存在著一個目的。我們的目的才是主導行為的事情。相反,決定論則指出我們現在以及未來的行為都會因為過去所產生的經驗而被決定。
決定論認為人的未來難以被撼動而目的論則認為過去不能解釋今天的我們,我們所有的行為都存在著一個目的。
無論任何經驗,它本身並不是成功也不是失敗的原因。我們不要因自身經驗所產生的沖擊而痛苦,而要由經驗中找出能夠達成目的的東西。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由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來決定。
有人會因為創業的失敗而放棄再嘗試;亦有人會因為愛情的挫敗而對愛情失去信心。
作者並不是說這些經驗或經歷對我們並沒有造成影響,他認為我們不要因為出現A情況就製造出B的結果。並不是因為發生了什麼事就有什麼結果。 我們不要透過為過去的經驗賦予一些意義來解決自己的生活。
人生的答案在哪裡?
從別人那裡得到的答案,不過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蘇格拉底喜歡透過問題來跟別人進行辯論,因為問題能夠幫助別人更深入的進行思考,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我們往往能更進一步地了解自己以及發現到真實的答案。
如果我們想從別人身上得到答案,就如作者所說的只是頭痛醫頭而已。真正答案需要我們動腦思考,不論是學習、改變以及職業上,深入的思考才是正確尋找問題的方法。
如果在感受不到幸福狀態下,繼續做現在的你應該不會好到哪裡去,不要停下來,要繼續前行才行。
做自己,因為成為別人也不等於真正快樂。 我們往往以為自己得到財富或實現到某些目的後,人生便會變得快樂。在中彩票後,人們的幸福愉快感只能短暫的獲得提升,之後便會打回原型。
因此,不要以為成為某個人或獲得某些東西後便能變幸福,因為內在沒有轉變,一切都不會轉變。
重要的不是你經歷了什麼,而是你如何運用它。你之所以想變成Y或某種人,是因為你只在意「經歷什麼」。事實上,你真正應該關心的是如何運用
把注意力放在經歷上,會使我們的焦點放在不好的地方上。當我們能嘗試把焦點轉移到:這件事情對我會帶來什麼影響以及我如何可以透過這個經驗成為更好的自己呢?想成為別人,很大程度是因為我們想避過經歷而直接得到結果。
我們好像忘記了:那個我們想成為的Y,某程度上也是因為經歷了某些事才能成為今天的Y。
我們真的能改變嗎?
性格這種東西很微妙,總讓人覺得似乎是無法改變的,不過如果是世界觀,好像有改變的可能。
有些時候,我們認為自己擁有某種性格特質,其實並不是我們的性格,它只是世界觀以及因環境問題而對我們所產生的影響。
其中一個例子就是勢利。勢利並不是一種天生的性格,在小時候,我們並沒有這種特質。但是,某些人在受到社會或環境的影響後,便開始形成了這種特質。作者告訴我們:屬於天生的性格特點其實並不多而且難以轉變。但是,如果我們了解到大部份的性格特質其實只是世界觀,改變便簡單得多了。
我們不妨思考一下: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性格特點,到底是一種世界觀還是天性呢?
你不是無法改變。無論何時何地,人都可以改變的,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定決它「不要改變」。
正如上述目的論所說:很多事情儘管如性格這種從小便開始建立的事情,都可以轉變。無法改變是因為我們心底裡並不想轉變,我們因為某些原因或目標不想改變。有些人不敢開始學習新的技能,其實他的目標是因為害怕無法上手而感到挫敗感。
當我們打算改變生活形態時,這對我們的勇氣是一大考驗。
改變從來都不是容易的,因為它需要需要我們打破既有的一切以及突破自己的舒適圈。阿德勒的心理學就是勇氣的心理學,勇氣不足將令我們不斷地停留在原地。
想要活出自己的人生,不再為他人而活,我們需要有被討厭的勇氣。想要改變原本的自己變得更好,我們需要有變得幸福的勇氣。
不要再為一切尋找理由
如果你一直活在「如果怎麼樣的話⋯⋯」的可能性之中,就不可能改變。為什麼?因為你會把「如果可以成為像Y那樣的人」當成不改變的藉口。
「如果」其實並沒有任何的作用,它的作用並不大,因為它只會給我們用作逃避的理由。正如本書主角的其中一位朋友想成為一位作家,但他卻使用這個理由:「如果我有更多時間⋯⋯」其實透過如果去進行思考並沒有問題,假如這個朋友明白到自己並沒有時間去寫作,透過假設性問題,他可以嘗試去思考一下到底如何為自己騰出更多的時間進行寫作,這是一個百利而無一害的習慣。
但是,這位朋友卻不是這樣想。他只是說自己並沒有時間去進行寫作。之後便繼續既有的生活。在作者看來,這無疑是一種逃避。
村上春樹(1Q84、聽風的歌以及挪威的森林的作者)的第一本作品就是在他的工餘時間所寫。他每晚下班後的凌晨完成自己的寫作。他並沒有問自己:「如果我有更多時間⋯⋯」他只是在生活中找出時間並進行寫作。就是這樣,他開始踏上寫作之路並成為了一位著名的作家。
最單純的目標,也就是該做的事就在眼前,卻又要拼命替自己找一堆「不去做的理由」。
替一切找理由是拖延症的最大元凶,人們都喜歡趨避痛苦,避免辛苦,因似在突破舒適圈前,我們會不斷在腦海中製造不同的理由,目的就是維持原狀。這行為其實就是逃避。
書中的其中一位主人翁,分享了其朋友的一個故事。該朋友想成為一位作家,但卻因為工作而推塘自己的寫作工作,他把一切歸因於時間不足以及工作之上。 對此,作者認為這是逃避的方式之一。這位朋友因害怕面對不符合想象的結果而為自己製造出不同的理由。
這個做法其實就是在說:「只要我夠時間,我也能寫出好作品。只不過我的工作不容許而已,我的能力沒有問題。」
「可以改變」與「不能改變的」
你之所以只看到自己的缺點,是因為你下了決心不要喜歡自己。為了達成不喜歡自己的目的,才會不看自己的優點。
每個人有其優點亦有其缺點。大部份人都愛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缺點之上,每人都因為不同的「目的」而愛關注自己的缺點。
舉例來說:有些人因為覺得自己不適合在公開場合演講而拒絕練習或不想辦法改變。 他們會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聲線或怯場之上。 這個行為的目的就是怕自己因為表現差而感到自慚形穢。
課題的分離,就是分辨「可以改變」和「不能改變的」不要聚焦在無法改變的事,只關注在可以改變的事。
基因不可改變;生活可以改變。作者告訴我們要接受無法改變的事實,接納原本的「這個我」, 而且對於可以改變的事物,抱持改變的「 勇氣」。這就是接納自我。
作者在這裡重新提出了勇氣,勇氣這個字眼貫穿整本書,無論是接受原本的自己以及轉變,勇氣也是不可缺少的,當我們擁有了面對一切的勇氣,人生自然會變得理想。但是,我們必需分辯出:什麼是能改變,什麼不能改變。
不要用感性的角度去進行思考,要用理性以及中性的角度去思考什麼是可以改變的事情。
人生的不愉快大部份來自人際關係
自卑感不是和別人比較而產生的,是跟理想中的自己比較後的結果。
我們期望能獲得或實現某件事,但因為客觀現實和主觀想法之間出現落差,我們會慢慢地感到痛苦。因為痛苦,我們再進一步努力,但結果仍然是事與願違,現實就是這樣不斷地為我們帶來打擊甚至是自信心崩潰的問題。
想解決自卑感的問題? 其中一個方法是把期望降至一個能力可觸及但又不會太容易實現的合理範圍。
請記住,人際的關係軸上一旦有競爭,就無法從人際關係中的煩惱中脫身,無法逃離不幸。
從小我們便被教育要在一切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只有贏過其他同年紀的朋友或同學,才能獲得別人的稱讚。因此,我們便希望在任何方面勝過其他人,當分數低過其他同學、運動表現差過其他人以及薪金不如他人時,我們便會自卑。
為什麼我們想成為其他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們下意識地跟其他人比較而希望獲得解脫。很多的不幸,其實因為我們輸掉了和其他人的比較。
如果被人痛罵一頓,我會仔細思考那個人心理暗藏的真正「目的」是什麼。不只是當面漫罵而已,只要對方有任何舉動會引起你的憤怒,都可以認定對方是在挑起一種「權力鬥爭」。
權力鬥爭無處不在,生活的每一天都離不開人際交往,人際交往少不免會有紛爭。但是,很多的紛爭是可以避免的。因為很多紛爭其實都是權力鬥爭,這個意思並不是說雙方互相爭取某些有型或無型的利益。
有時候,對方引起我們的憤怒,其中一個原因只是想證明他們比我們優越而已,這也是權力鬥爭的一種。因此,當我們發覺對方的說話含有挑釁成份時,不妨考慮一下對方到底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當對方開始挑釁,而你也察覺到那是權力鬥爭的時候,就要盡快從中脫身,不要回應別人的行動。
人生很多時出現的都是人際關係問題。我們很多的不愉快都是源於人際關係出現問題。因此,想避免受到人際的影響,我們必需控制情緒,懂得對方所做所說的正在影響著我們的內在世界,要把個人從紛爭中抽離,不要被情緒主導。
這個方法並不是軟弱,也不是忍氣吞聲。不回應並不是指逆來順受,而是避開和對方產生紛爭,以中性的角度處理事情而不是情緒化。
如果你的生活形態是取決於別人或環境的話,還有可能把責任轉嫁給別人。可是我們的生活形態是自己選的,責任歸屬就很明確了。
舉例來說:在我們還是小孩子時,很多事情我們都不能控制,無論是居住環境還是學校。這時候,我們根本無法為自己的生活負責,因為我們在任何情況弄都是處於被動。 但是,成長後情況便改變了,我們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做什麼工作或選擇什麼科目,表格上的簽署已經從父母變成我們自己了。 因此,我們能為自己做一切決定,而且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
人生的終極目標
根本沒有必要得到他人的認同。其實不如說是「不應尋求認同」。
筆者在年輕時,總是希望能取悅父母或老師,我希望獲得他們的稱讚而做一些自己不感興趣或討厭的事情,我十分享受獲得他們的稱讚。 在高中,我希望能成為模範生,因此儘管老師的行政手段出錯,我還是沒有說出去。一段時間後,這個埋沒自己的行為最終令我十分辛苦,因此我決定發聲,最終筆者被老師標籤為壞學生。 這個標籤令我明白到:被討厭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為了取悅別人而做一些不想做的事。
實施賞罰教育後,將洐生出一種錯誤的心態:「如果沒有人稱讚,就不采取行動。」「如果沒有人處罰,就做出不當的行為。」也就是先有了想要別人稱讚的目的,才去檢垃圾。於是只要得不到讚美,就會覺得憤概或是下定決心再也不要做這些事。這很明顯是一種奇怪的想法,不是嗎?
你做的每一件事,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賞識或稱讚而做,還是打從心底裡想做呢? 作者在書中告訴我們:沒有一個人需要為了別人而活,我們不應該為了滿足他人而活在這個世界上。當我們做每件事都只是為了別人的話,所過的就是別人的人生。真正的自我就會慢慢地離去。如果想真正的獲得解脫,過上屬於自己的人生,我們便需要為自己而活。
不要想著「這個人會給我什麼?」而是「我可以給這個人什麼?」這就是參與共同體。付出,才能得到歸屬感,而不是與天俱來的。
這一個想法對於人際、社會以及世界都有益處。如果人們對於一切都以個人出發,世界將會難以進步,因為每人都只從自己的角度思考。
經典企業家Jack Welch在其作品《致勝:威爾許給經理人的二十個建言》Winning一家公司如果只以利潤為目標,一家能持久營運的公司,一定要有理念與價值觀。理念與價值觀
透過被討厭的勇氣,大家將會了解到:勇氣其實就是擁有面對自己、接納自己以及不再理會他人而被討厭的能力。
我們從本書了解到人生的課題其實都離不開人際,當我們能真正的做到作者所說的課題分離,人生的一切便能變得更好。
你同意作者所說的目的論嗎?你認為目的論的好處與壞處在哪裡呢? 留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