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parksine一周一書 #057 (每周好書推薦: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廣告:

每天5分鐘,一年後成為更好的自己。

Spark+每天(週一至週五)為你提供:

▸ 精選書籍的核心內容
▸ 零碎時間的高效學習

立即按此加入,用最小的時間成本,換取最大的改變。

文章內容

閱讀時間 8分鐘

你好,我是Isaac,

本週,我將為你介紹羅伯.狄保德所著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準備翻開新書了嗎?

簡介

這是一本非常簡單易讀的書。

這本書改篇一個童話故事《柳林中的風聲》,用裡面的角色人物,介紹心理諮商的概念。本書沒有任何「複雜」的名詞,只有簡單的對話以及咨商。讓讀者一步一步地了解什麼是「心理諮商」。

為什麼這本書值得一讀?

  • 讓你了解什麼是有效的安慰
  • 了解心理諮商是怎樣的一回事
  • 了解自己的情緒其實受到什麼因素影響

書籍摘要

這本書由柳林中的風聲的主角蛤蟆先生遇到的問題開始。

蛤蟆先生原本是一位樂天、正面的人。但是,他最近轉變了,他變得很不愉快、思想十分負面。為了幫助他,他的朋友幫他約見心理諮商師「蒼鷺」。蒼鷺透過心理治療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引導蛤蟆先生作出轉變。過程中,蒼鷺幫助蛤蟆先生重新認識自己、分清有毒的關係以及了解自己如何因為父母而受到影響。

本書實用觀點:

  1. 除非你想改變,否則沒有人幫到你

在蛤蟆先生第一次跟蒼鷺見面時,蒼鷺叫蛤蟆先生回家,很快就結束了第一次的見面。

為什麼?

因為蛤蟆先生說自己是因為受到朋友的強逼而跟蒼鷺見面。蒼鷺問他:「是你來做心理諮商還是你的朋友來做?」然後就結束了見面。

我認為,這一次的會面說出了一個和心理學有關的重點:「心理學不是法術。它沒有立即改變人的功效。」強逼發燒的人看醫生,在食藥後,病人很快會復原。但是,這套方法不適用於心理諮商。

除非你真的想改變,否則心理諮商不能發揮作用。

  1. 了解自己的童年很重要

想要改變,你一定要了解自己的童年、了解自己的過往。因為童年經驗對我們的影響很深遠。

蒼鷺在第四次會面時問了蛤蟆先生很多和童年有關的問題。蛤蟆先生回憶起自己的父母。他的父親很嚴格、對他的要求很高,沒有陪他太多。而母親則對他較好,但仍然是100%聽父親的話。

父親對蛤蟆先生很嚴格,讓蛤蟆先生經常覺得自己好像永遠無法滿足父親的要求。

蛤蟆先生的父母使蛤蟆先生覺得自己:不能憤怒、不能反抗以及永遠都做不好。

由父母帶來的問題影響著長大後的蛤蟆先生,讓他在面對人際問題時仍然選擇壓抑自己。

  1. 聆聽的重要

在最初的諮商時,蛤蟆先生有點抗拒,他不覺得心理諮商有用。

但是,隨著他跟蒼鷺對話次數增加,他開始期待、想跟蒼鷺會面。

為什麼?因為蒼鷺讓他覺得自己被「聆聽」。在每一次的諮商中,蒼鷺會不斷問蛤蟆先生問題。蒼鷺不是一位「建議者」,他的工作是引導蛤蟆先生回想自己的行為、反思自己的行為。

在看到這段落時,我覺得很有共鳴。

為什麼?

在以往,每當我聽到一些朋友說自己心情不好時,在聽到他們的問題後,我都會急不及待地提出建議。如果問題沒有解決方案,我會很不耐煩。我會覺得如果一件事沒有解決方法,討論其實沒有意思。

現在,我知道一個重點:「聆聽對方本身就是一個解決方法。」很多人其實不是尋找解決方法,他只是想找一個聆聽自己的人。作為好朋友,如果聽到對方不高興,不妨聆聽、陪伴他。再進一步就是和他找心理諮商師。

讀者專區:為什麼看起來沒有問題、正面的人也會有心理問題?

從表面看來,有些人好像很正常,很沒有問題。

這本書改編《柳林中的風聲》這個童話故事。在故事中,蛤蟆先生被人拯救了,也奪回了自己的莊園。從表面看來,一切好像很好,蛤蟆先生不會有問題。

但是,從裡面看上去,他也可能會出現心理問題。

作者想引導我們從內在看一個人,了解一個人,不單從表面詮釋一切。

有些人可能習慣壓抑自己,用另一個自己來表現自己。然而,他們可能內心出現問題了。

所以,「自我」生病了,一定要去處理,讓心理諮商師打破你的舊思維,引導我們重新調整自己。

本週學習重點:

  1. 除非你想改變,否則沒有人幫到你
  2. 表面是看不出一個人是否有心理病的
  3. 聆聽、了解很重要

Share:

More Posts

尷尬不是壞事,它能為你創造優勢(閱讀心得:良性尷尬)

良性尷尬:尷尬不是壞事,它能為你創造優勢》是由職場表現專家亨娜.普萊爾所著的一本極具啟發性的作品。

本書深入探討了如何將尷尬這種普遍存在的情緒轉化為個人和職業成功的強大動力。

這本書挑戰了我們對尷尬的傳統看法,提出了一個革命性的觀點:尷尬不是需要避免的缺點,而是可以刻意培養的優勢。

The Anthology fo Balaji-突破未來思維的技術預言:《巴拉吉預言》如何重寫價值、媒體與文明規則-

《巴拉吉預言》心得:從矽谷投資人的視角看未來

本週我想為你介紹這本書:巴拉吉預言。(The Anthology of Balaji ) 。

在聽到這個書名後,大家可能會和我一樣:「介紹預言書?我不相信的。」

這本書所討論的預言跟你聽的預言不同。

巴拉吉並不是一位算命先生,他是硅谷天才投資人巴拉吉·斯里尼瓦桑。

10 大實用技巧:如何「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活出真我與情緒自由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心得:10大實用技巧讓你學會放下,真正擁抱自由

在現代社會中,無論是在家庭、職場還是社交圈裡,我們每天都面臨著數不清的挑戰和壓力。

過度反應、情緒失控往往讓我們身心俱疲,而真正能帶來長久改變的,卻是學會掌握自己,懂得「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

本文將透過書本《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所分享的10 大實用技巧,教你如何從容應對外界的各種干擾,活出真我,享受情緒自由的生活。

喜歡Sparksine的文章嗎?

免費訂閱Sparksine電子報,每星期接收好書推薦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